【提示】您即将离开园企科协办事大厅(http://qykx.scei.org.cn//)访问第三方网站。请您认真阅读以下提示内容:
一、本平台提供的第三方网站链接仅为方便您浏览、参考便利所用:
(一)不代表本平台经营或参与经营第三方网站;
(二)不代表本平台同意、推荐、认可或保证任何第三方或在其网站所提供的服务及产品;
(三)不代表本平台对您使用第三方网站内信息、产品、服务所产生的任何结果提供担保或说明;
(四)不代表本平台与第三方网站之间存在任何形式的关联或合作关系。
二、本平台对第三方网站不负审查义务,不对第三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、合法性、安全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负责。您应当自行、谨慎辨别第三方网站内容与信息,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失。
三、您在第三方网站所可能遭致的意外、疏忽、侵权及其造成的一切损失,均与本平台无关,本平台不承担任何直接或者间接法律责任。
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,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不断革新,企业间的技术竞争日益加剧,企业技术创新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组织载体和工作模式。
作为企业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,企业科协与企业之间正在围绕技术创新形成紧密的共生关系。一方面,企业科协是企业创新的“助推器”,新时代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,迫切需要灵活、柔性化的企业科协组织发挥好“科技服务器”的作用,帮助企业更好地融入庞大的创新网络。另一方面,企业是企业科协发展的“大本营”,企业科协要想在企业中立足并有所作为,必须在技术创新方面“想企业所想,急企业所急”,练就科技服务的“真本事”,进而赢得企业的支持。
凡承认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》、拥有一定数量科技工作者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,
经企业党组织或管理层同意,可向所在地的地方科协申请成立企业科协。
目前,企业科协的成立普遍采用审批制,拟成立科协组织的企业,可向企业所在地的地方科协提出成立科协组织的申请,地方科协批复同意后即可成立企业科协。
在线提交申请报告;
企业科协章程(草案);
企业科协筹备情况说明;
企业党组织或管理层同意成立企业科协的有关文件(需盖章)。
在线查验企业提交信息;
如有问题退回修改,重新提交;
如无问题则批复同意,上传批复文件。
线下召开成立大会;
通过企业科协章程、选举科协领导班子 。
企业登录填写企业科协信息;
上传成立大会及第一次委员会相关资料,完成备案!
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科协建设,提高企业科协组织覆盖率,中国科协鼓励地方科协探索实践企业科协备案制度,由企业党组织或管理层决定是否成立企业科协。企业科协经企业党组织或管理层批准同意成立后,向地方科协提交基本情况说明等材料进行备案即可。
企业情况简介;
企业党组织或管理层同意成立企业科协的有关文件(需盖章);
企业科协基本情况。
在线查验企业提交申请;
接收企业科协备案信息。
学术交流是企业科协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,其目标是围绕企业的生产实践需要,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技术知识推广和分享活动,一方面营造有利于观点争鸣、思想碰撞的学术环境,另一方面可促进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。此外,学术交流有助于激发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灵感,培养其创造性思维,因而是企业储备人力资本的重要方式。
培训是提升企业员工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。企业科协贴近一线科技工作者,较为容易掌握和收集他们真实的需求和问题,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方案,为企业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做贡献。企业科协目前开展较多的培训有创新方法培训、知识产权培训等。
学术交流是企业科协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,其目标是围绕企业的生产实践需要,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技术知识推广和分享活动,一方面营造有利于观点争鸣、思想碰撞的学术环境,另一方面可促进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。此外,学术交流有助于激发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灵感,培养其创造性思维,因而是企业储备人力资本的重要方式。
企业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,应协助企业领导及时向科技工作者传达、贯彻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,同时准确反映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建议、意见和诉求,使双方保持良好沟通。建设好“科技工作者之家”,做好科技工作者服务工作,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企业对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,更好地争取科技工作者对企业发展的支持。
技术攻关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的重要手段,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。企业科协要在企业中发挥作用、体现价值、树立地位,必须要发挥自身人才优势,紧紧抓住技术攻关这条主线,使此项工作进入企业经营发展的“主战场”。
企业科协是企业科技工作者之家,应全面为企业科技工作者成长做好服务和支撑,凝聚和团结好科技工作者,为企业创新发展做好保障。企业科协助力科技工作者成长的主要方式有:帮助科技工作者加入各级学会、帮助科技工作者申报奖项和晋升职称、为科技工作者搭建综合性成长成才平台等。
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是科协组织的基本职责之一。企业科协开展科学普及活动,有利于提高两方面人员的科学素质。一是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和技能,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。二是提高社会公众科学素养,激发公众创新思维,特定时候还可以争取公众对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支持,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。